来源:在线投稿 发布时间:2023-07-31 13:57 编辑:徐鑫娜 浏览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6月29日至7月3日,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徐鑫娜、牟世承、陈泳安、郭树、王蔚君、李郑如清六名同学组成的“传承白鹿原,点亮非遗灯”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孙家沟,开展非遗竹篾灯笼调研、非遗传承、民俗文化调查等活动,领略非遗魅力。之后他们将通过非遗主题课的形式带动更多的人了解非遗,让古老的竹韵灯影焕发崭新的魅力,以实际行动助推非遗传承,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一、文化探源,与老手艺共舞
社会实践团队探访了狄寨街道孙家沟的非遗传承人——王学坤老人。在王学坤老人的家中,实践团成员详细了解了竹篾灯笼主要类别、制作与传承的基本情况。
非遗传承人王学坤详细介绍了竹篾灯笼原材料的选择、古法工序和附加价值等,那一道道工序背后凝结着传承人的汗水与心血。
王学坤老人向队员们展示了在去年冬天拍摄的灯笼制作过程。只见老人一手拿着篾刀划篾,然后用牙咬住刚划开的竹篾,用力均匀地将竹篾扯下去,瞬间,扯出了4根如同细挂面一般的篾丝,破竹取篾,篾丝在巧手下相互交叠,“方格纹” “米字纹” “人字纹”各种形式纹样。除了编织传统的灯笼,老人还自制竹篮、竹农具、竹制小工艺品等,不仅在乡村市集广受欢迎,还被大量收购销往临潼、富平一带。
现在的竹篾文化对于王老先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做出的手工制品不是为了卖,而是为了传承文化。王老先生早已经想到,在未来的有一天他会做不动。所以他想把这些手工制品展现出来,希望有人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二、制作体验,领略古韵竹技
很幸运,在同村的王奶奶家,我们找到了已经处理好的篾丝。
随后,王奶奶带领实践团队成员参观竹篾灯笼的制作场地。实践队团成员亲身体验竹篾灯笼制作流程,品尝非遗工艺的独特风味,在实践中感受文化内涵。
王奶奶现场示范,将竹篾以挑和压的方法构成经纬交织固定,手把手指导着我们进行编织,仔细的向我们讲解每一个动作要领。通过队员们的不断尝试和努力,一件件小巧圆润的竹编作品诞生了!
“非遗竹篾灯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彰显着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践团成员深深感受到了非遗竹篾灯笼的魅力。
三、访非遗街,细悟传统魅力
几经周折,我们团队打听到在白鹿原·白鹿仓景区的非遗街,有一家白鹿原竹篾灯笼店。队员们决定贴近现实,了解竹篾灯笼面临的发展境遇。
竹篾灯笼店的店主王少波是王学坤老人的孙辈,自幼受到爷爷编制竹灯笼的影响,对竹灯笼非常感兴趣,继承了王学坤老人竹编灯笼的手艺,从事竹编灯笼制作三十余年,立志在竹灯笼上进行传承和创新。
在致电王少波先生的采访中,我们从中也可以瞥见目前竹篾灯笼的传承困境:一是,愿意学习这种编织竹篾手艺的年轻人少:二是,随着塑料、金属制品涌现,竹篾灯笼的实用性降低。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走访调研的形式让这项工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竹篾灯笼的魅力在世代传承中绽放,让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中展新姿、焕新颜。”实践团队的同学们表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次社会实践,队员们深刻了解了竹篾灯笼编织工艺和传承困境。后续,团队成员将积极利用专业所学,将所了解、搜集到的竹篾灯笼文化资料数字化保存,并以主题微课、实景课堂等形式,积极面向社区、中小学展示宣传,为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贡献青春之力,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重换光彩。
江苏苏讯网凯发k8下载官网的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凯发k8下载官网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66066101,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阅享南京公众号
苏讯app(苹果)
苏讯app(安卓)
苏讯网头条号
苏讯网搜狐号
苏讯网百家号
苏讯网新浪微博